06
2025
07

配资杠杆是什么 市值暴涨223%!新氧却深陷“指责风波”_平台_信息_用户数

发布日期:2025-07-06 22:00    点击次数:165

配资杠杆是什么 市值暴涨223%!新氧却深陷“指责风波”_平台_信息_用户数

2025年6月,医美行业因一场价格战而沸腾。新氧旗下“青春诊所” 将艾维岚童颜针,以5999元的低价推向市场,而圣博玛官方指导价高达18800元/支 ,新氧直接将价格“腰斩”三分之二。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圣博玛迅速反击,直指新氧青春诊所存在非授权渠道采购、医生未经品牌培训、产品流通不明等问题,警示消费者其中潜藏的 “正品风险与操作隐患”。

但新氧毫不示弱,强硬回击。从产品来源、医生资质、采购流程、定价权等四大维度进行逐条反驳,强调自身一切合法合规,指责圣博玛“无端抹黑”、“干涉定价权”。

此次“撕逼”大战激发了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热情。事情发酵至今,新氧市值大涨223%。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春诊所”成立之前,新氧一直致力于打造为医美机构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如今亲自下场和客户竞争,还惹怒上游品牌方,“童颜针”破价究竟动了谁的“蛋糕”?

展开剩余87%

01

业绩起伏背后的真相

此次矛盾的核心,聚焦到了新氧去年末刚刚推出的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

新氧青春诊所宣布上线后,新氧在美股的股价并未有太大波动,但如今捅破了与品牌方的友好面纱,美东时间6月13日以来,新氧股价涨幅达223.25%。截至7月1日纳斯达克收盘,新氧报收3.1美元/股,总市值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2亿元)。

新氧转型自营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流量见顶、平台盈利模式受挤压下的“求生”之举。

近年来,新氧的核心业务在进一步萎缩,显出颓势。实际上,2021年以来,其核心业务就遭遇收入持续下滑、月活跃用户数腰斩等冲击,营业收入也出现明显下滑。

2020-2024年,新氧营业收入分别为12.95亿元、16.92亿元、12.58亿元、14.98亿元、14.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08亿元、-0.66亿元、0.21亿元、-5.9亿元,过去4年净利润曾有3年出现亏损,总亏损达6.64亿元。

新氧营收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支柱业务“信息与预约服务” 遭受重创。

2024年,该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11.51亿元降至9.2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3%,占营收比重也从过去的主导地位缩水至 63.4% 。曾经在2020年,信息与预约服务收入占公司营收的100%,如今却成为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

这背后主要是因为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内容平台大量分流医美机构的广告预算,这些平台凭借丰富的内容生态和庞大的用户群体,吸引了医美机构的营销投入。

同时,阿里健康、美团等综合平台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也在抢占医美市场份额,导致新氧平台订阅机构数量锐减。

与此同时,核心用户数据也在不断滑落。

遥想2021年第二季度,新氧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50万人。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这个数据变成了150万,相比高峰期减少了80%。

离开的不止用户,还有客户。2024年第二季度,定阅新氧平台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数量为1174家,而去年同期为1659家。

2024年初,新氧创始人金星曾放下豪言:

未来5到10年,努力让1亿中国人享受优质平价的医美服务。

如今来看,这个目标依旧遥远。

02

标题党,蹭热度,新氧的“发家”之路

新氧由金星创立于2013年,成立之初,医美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很难获取真实有效的医美机构和项目信息,行业内虚假宣传、黑医美横行。

金星抓住这一痛点,打造了新氧平台。新氧通过搭建一个医美信息分享与交流的社区,让消费者能够分享自己的医美体验,同时也能了解到不同医美机构的真实评价。这种模式极大地改变了医美行业信息闭塞的局面,吸引了大量用户。

在发展早期,新氧以线上业务为主,通过为医美机构提供信息展示、预约服务等收取费用,构建起稳定的商业模式。2019年,新氧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市值一度高达20亿美元 。

但早年的新氧,也因内容问题饱受争议。平台上存在不少标题党内容,为了吸引眼球,夸大医美效果的描述屡见不鲜。

在消费者投诉方面,也有诸多证据显示新氧平台存在问题。

“在新氧医美花28000元注射,做毁了我的脸。”

这是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一条颇为醒目的投诉。

从描述中可见,这位消费者的怨气颇大:

已咨询律师,并准备一切上诉材料,也想让各媒体平台知道,新氧这样店大欺客,不负责任,拖延不理的事件,一定维权到底!

这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上,新氧美容有386条投诉,集中在医美事故、退款难、虚假宣传等问题。

例如2024年9月,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披露的信息显示,新氧平台旗下的海南一线大咖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氧”公众号上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美容广告,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被海南省海口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分局处罚。

更早些时候,2021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篇》显示,新氧平台上商家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刷单炒信等行为。

更有甚者,因不实内容引发多起明星起诉事件。

高频率的推文、雷人的语句、屡屡碰瓷“明星”,几乎让人以为,新氧才是娱乐圈的“吐槽大会”。

公开资料显示,李冰冰、宋茜、张一山、杨洋、戚薇、吴昕、古力娜扎、吴奇隆、华晨宇、鞠婧祎……这些数得上号的明星,都曾排队起诉新氧。

在2016-2017年,李小璐就因为肖像权纠纷起诉过新氧,法院判决新氧科技刊登致歉声明,并判赔数十万。

面对汹涌的舆论,“新氧健康在线”公众号曾发布了一份《道歉声明》,声明中对新氧运营公众号文章使用明星照片引起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道歉。

“蹭明星”背后,和新氧的盈利模式密不可分。翻看财报,新氧平台信息服务收入一度占到总营收的70%以上。

营收如此依赖广告,也就难怪它的公众号要不断蹭明星的热点了。

03

结语

新氧与圣博玛的价格战,本质是医美行业价值链重构的缩影 —— 当上游品牌试图用价格壁垒维持高溢价,互联网平台正以 “价格透明化” 撕开行业信息茧房。

这场博弈没有绝对赢家,新氧需在流量分流与转型阵痛中证明线下业务的可持续性,而圣博玛等厂商也必须正视渠道话语权转移的现实。

但对消费者而言,新氧的“搅局”恰是打破行业暴利的重要尝试。

从这个角度看,新氧以价格为矛挑战上游,某种程度上是在倒逼行业回归“产品价值优先”的本质。

然而破局之后更需重构。新氧若想将价格优势转化为长期竞争力,必须在品控体系、医生培训、服务标准化等“硬实力”上补课。

当医美行业撕掉“暴利”标签配资杠杆是什么,真正以技术和体验赢得市场,或许才是新氧与整个产业共同的破局之道。

发布于:广东省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平台开户_股票十倍在线配资_配资炒股正规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